- Feb 12 Fri 2010 10:27
【台北‧陽明山】山上的春花
- Feb 09 Tue 2010 17:17
【笑】塞車心情,馬路幫你訴
- Feb 08 Mon 2010 15:29
【MOVIE】聽說(文中無雷)
最近出現久違的看電影高頻率(咳...畢竟這應該是本人當學生的最後一個長假XD):買票買了三週才買到的3D-IMAX【阿凡達】、很少接觸的噁心恐怖片【孤兒怨】、愛手語所以看【聽說】X3次、遲暮之愛【羅馬尋夢圓】、天啊梁朝偉有演的【悲情城市】、從一則新聞開始的【不能沒有你】。
【聽說】整個是好可愛、好溫馨的感覺!絕對是一部讓人很舒服的電影!男主角超像我們家周董小時候的啦!這故事實在非常浪漫女性思考導向!我猜劇本、編劇、導演應該都是我們可愛女人家吧!如果聽人們有觀察過聽障朋友使用手語的經驗,應該不難發現使用手語時,為了輔助語氣上的表達,臉部表情和肢體都會稍微誇張些,【聽說】中的演出我覺得拿捏得挺適當的。(若是沒觀察過使用手語的聽障朋友的人,可能會覺得【聽說】中的手語演出太激動不自然,我則是覺得反倒是因為手語演出,迴避掉了年輕演員太矯情的缺點)。實力派林美秀的演出則絕對是畫龍點睛那顆睛!超讚的!我看三次都不膩呢!(不小心發現林美秀大姊有無名耶!-->在這裡)
至於手語,我超愛的。
- Feb 06 Sat 2010 22:03
【摯友】好想咬一口^^haha
- Jan 30 Sat 2010 19:02
【死黨】燕子訪碧潭&貓薄荷
- Jan 26 Tue 2010 21:15
【台北‧師大】拼圖咖啡因
- Jan 26 Tue 2010 00:43
【台北‧藝術】2010極限震撼Fuerzabruta
創意無價,但會開個價錢讓你入場感受創意,信義新光三越區塊一向是給我紅紅的色彩感,搭起了一個大反差的白帳篷,觀眾沒位子坐,要整場站著,一個小時後,身上飄滿了小紙屑和水蒸汽,耳朵帶點共鳴,頭有點暈暈的出場!這就是極限震撼。
問我表演怎麼樣?的確是有創意,創意就是可以讓人心甘情願付出昂貴的代價。(這表演已經在台北演出好一陣子了,不幸的是已經從新聞或其他節目知道太多內容,要不然我可以更驚喜些。)("歡迎照相"這件事情倒是給我最大最大的驚喜!這下子你們不用花2000元也能看到我看到的表演片段啦!!)ps.這場表演是和chacha天使&T-W一起去的,去年這個時候我們也在淡水有個小聚。希望每年都能有一次這樣聚聚的機會。:)
排隊入場處:地上成堆的厚厚紙屑,是觀眾的紙手環貼紙紙屑!
- Jan 12 Tue 2010 00:04
【玩廚】翡翠海鮮湯party
- Jan 11 Mon 2010 00:30
【台北‧天母】水管路步道
- Jan 10 Sun 2010 20:14
【台北‧淡水】鄉間小路:紙火鍋&古早飯
- Jan 10 Sun 2010 12:19
【台北‧公館】Living One (台大明達館)
- Jan 09 Sat 2010 23:27
【北投】舊時代的溫泉澡堂【瀧乃湯】
還好我抱著正確的懷舊觀念造訪瀧乃湯,要不然可能會像今天在澡堂中遇到的小姐一樣錯愕地敗興而歸。瀧乃湯是日據時代(約西元1896年)創立的溫泉澡堂,樸實平價,只有男湯女湯兩間不大的裸浴澡堂,石砌的溫泉池旁邊就是簡易的更衣處,淋浴水龍頭僅出冷水,可以舀溫泉水來調水溫沖洗身體。來到瀧乃湯應當好好享受她的古樸風情,可不要預期有洗髮精、浴泡、礦泉水(售票處有賣,若有需要,請先購買再進入澡堂),記得自備毛巾,除了享受古樸風情,她的溫泉十分特別,溫泉pH值居然低到1左右,非常的酸,比檸檬汁(pH值約2)還酸。所以不建議泡到臉部,每次浸泡也不要超過五分鐘。據我們評估,這pH值應該是完全不加冷水的情況,當場泡的溫泉應該是有稀釋的啦!不然我們不就痛死了??(好友T-W:看到門上貼著這種pH值,應該在門口看看從澡堂出來的是活生生的人還是骷顱.......)
瀧乃湯的主要客群是當地的居民,因此你會見到很多熱心的嬸嬸伯伯,教你要怎樣不要怎樣的,很親切。(不過也有非常多人被當場訓斥不能搓身體、不能沒洗腳、不要大聲講話等等的,所以網路上有人稱這些常客大嬸是「糾察隊」,來此記得當個乖寶寶喔!這樣就會開開心心,只感受親切,不感到被監視。)我們今天分別在男女湯都和可愛的嬸嬸伯伯有很有趣的互動呢!
瀧乃湯是位於公園的較低處喔!不是常走的那邊,我差點被要穿泳衣的「千禧湯」給騙了!不是那個喔!是位於另一側較少人煙的那一邊:
- Jan 09 Sat 2010 13:36
【手作】黃金蛋(糖心蛋)sop
- Jan 07 Thu 2010 00:08
【寵物】小魚眼偷看大世界
- Jan 05 Tue 2010 11:23
【愛物】2010「點字雙視」桌曆
win拿來給我的桌曆(感謝lab贈),超酷的點字雙視桌曆,「凹凸有緻賞心悅目」!(是視障朋友也可以使用的桌曆呢!) 點字雙視桌曆義賣網頁。
更重要的是:家中鋼琴調音可以請專業的視障調音師朋友幫忙服務!如果家中有鋼琴需要調音的,別忘了多多照顧我們專業的視障調音師朋友喔! (
請洽視障者鋼琴調音協會www.forblind.org.tw)
超酷的,有看到以六個凸點為單位的點字嗎?
- Jan 04 Mon 2010 12:22
【台北‧藝文】國際會議中心冉肖玲演唱會
- Jan 03 Sun 2010 00:46
【台北‧公館】一平安‧日本料理
- Dec 30 Wed 2009 09:49
【香港‧九龍】利苑大酒樓與圓方(element)購物商城
- Dec 30 Wed 2009 01:02
【香港‧紅勘】美心大酒樓
- Dec 30 Wed 2009 00:29
【香港‧中環】鏞記酒家
- Dec 29 Tue 2009 16:58
【香港‧尖沙嘴】king Parrot Group德國料理 (聖誕夜特餐)
- Dec 29 Tue 2009 15:59
【香港‧尖沙嘴】NOBU 創意日本料理 (Nobuyuki)
- Dec 29 Tue 2009 15:36
【香港‧中環】心齋 (精緻素餐)
- Dec 29 Tue 2009 15:04
【香港‧尖沙嘴】蘭芳園
- Dec 26 Sat 2009 00:47
【Yee媽咪】香港。過聖誕。
- Dec 21 Mon 2009 14:28
【My Toy】2009 Merry X'mas(我愛樂高)
- Nov 08 Sun 2009 11:12
【藝文】預約兩年後的夢想:魏德聖【塞德克‧巴萊】開鏡紀念套票(11/27截止)
這是我買過最有意思的電影票,資金尚在籌措,電影還沒拍好。買的是未來的夢想,買的是藝術工作者堅持的精神:魏德聖【塞德克‧巴萊】開鏡紀念套票。
11/27前截止預售,請到此購買:魏德聖【塞德克‧巴萊】開鏡紀念套票 (看拍攝進度:官方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seediq1930)
套票599兩張,可於電影上映時(預計2011年暑期)任何一個首輪電影院使用。套票製作地十分精美,內含兩張電影預售票,與【賽德克.巴萊】開鏡紀念手冊乙本。票券分別壓印在手冊封面和封底折口。手冊內容收錄【賽德克.巴萊】故事源起、電影籌備歷程、魏德聖導演給所有支持者的一封信等內容。
- Nov 03 Tue 2009 12:20
【My Toy】mini jigsaw puzzle (超迷你拼圖)
- Oct 26 Mon 2009 14:08
【Fun】母親不只像月亮一樣
- Oct 25 Sun 2009 21:27
【Gym】健身房紀錄
20091025今天重訓完參加BODYBALANCE™(身心靈平衡),是瑜珈、太極與彼拉提斯(Pilates)綜合訓練,很過癮,步調連貫,動作豐富性高,老師的表達清晰活潑。我還是很害怕皮拉提斯,我的核心肌群一直很弱。
重訓練了二頭、三頭(超沒力)、下背、大腿、上下腹。明天起床想必很艱辛.......
-->看看基礎Bodybalance的Demo
(圖片來源。但今天印度老師加了不少可怕的加強版動作....)
20091008 印度籍老師的拜月式瑜珈課真是恐怖,老師說的國語我聽不太懂,必需常常偷看身邊的同學,恐怖的是,身邊的同學居然已經能學老師做到用前手臂全身倒立了!!!我只作半式抖到一個不行,還差點抽筋。回家立刻吞了一顆維骨力捕一下......Orz ( 200909?? 又嘗試了另一堂瑜珈。
- Oct 23 Fri 2009 19:59
【台北‧師大】Cozy Cafe @ 麗水街
- Oct 20 Tue 2009 01:14
【歌曲】幸福的風。不走。
- Oct 19 Mon 2009 13:49
【心情】愛護關係,像愛護小孩
一對父母養育小孩,常見的模式是一個黑臉時另一個要適度扮演安慰呵護的角色,讓孩子在有安全感的環境中既能吸收父母的價值觀身教並且能發展自信、安全和信任的人格。
一對配偶的關係何嘗不是如此?像對待彼此的孩子般,把彼此的關係也當成其中一個小孩來照顧吧!關係和小孩一樣,是會鬧脾氣、會遇到挫折、會失望、會抗議、也可能出現不符合父母預期的行為的,關係中的一方苦惱、失望、沮喪或發怒時,關係中的另一方要像白臉的那位父母般,拿出耐心和安慰,施予這個名叫「關係」的孩子。「關係」才能穩定自信地朝向彼此希望的方向前進。
配偶或情人遇上爭執,有時會有不想退讓或拉不下臉的情緒,但如果記得「關係」是個孩子,你讓的、你呵護的不是對方啊!是彼此的孩子,這有甚麼好不退讓和拉不下臉的呢?
「配偶關係」這事情當然沒有這麼簡單,
- Oct 17 Sat 2009 22:49
健身房紀錄20091017
- Oct 16 Fri 2009 22:33
葉子。對話。
- Oct 14 Wed 2009 23:30
Frequency means everything!
神經細胞每次產生活動電位(action potential)的能量是一樣的(全有全無定率),單一神經用激發頻率(每秒幾次action potential)來表徵強度。神經細胞要發生突觸結構上的改變(此為學習與記憶的生理基礎)必要的條件也是重複高頻的刺激。生活上,好多事情也是如此,單一次多努力、單一次多久、單一次多用心都不夠重要,真正能夠達成長期影響的,是頻率。頻率決定一切。(或者,用通俗話說,習慣決定一切)
規律地兩三天溫和運動一次,遠勝一天累死自己的肌肉;
遙不可及的論文實驗,每週都有一點進度,總有一天會感覺樂觀一點;
時常看點paper,比突然大量閱讀來得容易消化和激發創意;
每天簡單抹上薄薄的清爽乳液,而不是想到時突然搽上一堆;
- Sep 21 Mon 2009 22:00
2009德國、奧地利、捷克旅館小記
這次的30日歐洲旅行,奧地利(1夜)-->德國(包含開會其間,16夜)-->捷克(6夜)-->奧地利(5夜),共住了11間旅館!!看看我們這30天來的家吧!(基本上都還算不錯,要再去也會願意住)
Day 1 (2009/08/22) 夜宿奧地利首府維也納 Stanys - Das Apartmenthotel Mariahilfer Straße 161 Wien, 1150 Austria TEL: +4318930893 FAX: +431893089330 office@stanys.at (€ 59/per room for 2p) 撿到便宜的極簡風格時尚旅館,近維也納西站(10分鐘腳程),有附餐廚具的小廚房、小客廳和免費無線網路喔!(注意:早餐、網路、熱水瓶、牙刷和吹風機在歐洲的旅館並非必備,大多沒有)
Day 2~7 (2009/08/24~2009/08/28) 夜宿壘根斯堡 (5夜) (德國開會地點) Star Inn Hotel Regensburg Bahnhofstr. 22 Regensburg, 93047 Germany TEL: +49 (0) 941 56930 FAX:+499415693505 starinnhotels@t-online.de (€ 395 for 4p, 5 nights + € 59 one night / € 49,5 two nights --> Non Refundable)
- Sep 21 Mon 2009 20:17
Day 29: 維也納其他小東西
- Sep 19 Sat 2009 22:58
Day 28: 繞一圈回到維也納
回到維也納的感覺真好,近30天前離開,繞了好大一圈回來才把她逛個夠。
維也納的市區本身也是一個大圈圈,由一圈叫作環狀(Ring)大道的綠蔭大馬路圍成!這圈馬路很棒,有電車、有公車、有馬車、有腳踏車,也有寬廣的人行步道。大部分的景點都被包在這環狀綠蔭大道中心或者就正在這Ring道路兩旁,最中心就是這屋頂有磁磚馬賽克的史蒂芬大教堂。環狀大道圍起來的部分,徒步都可以到達。以史蒂芬大教堂為中心做放射狀觀光,很方便。環狀綠蔭大道主要有三台電車可以輕鬆地搭乘:D、1和2。電車D繞環狀大道的西緣往南北延伸,往南會到火車站南站和貝維德雷宮。1和2號電車則分別繞某部份的環狀大道,要到靠近多瑙河岸的百水公寓時可以搭1號往北。幾乎只要搭這三台電車,在維也納觀光就很方便了。(環狀大道的命名方式以道路上的重要建築為依據,例如歌劇院那段Ring,就被稱為歌劇院環城大道"Operning",依此類推,還有城堡環城大道和公園環城大道等) Ring的中心:史蒂芬大教堂:
史蒂芬教堂前廣場常常有大型活動,是維也納市民最熱鬧的活動區域:
- Sep 18 Fri 2009 05:44
Day 27: 重返維也納 (移動日)
- Sep 18 Fri 2009 05:26
Day 26-3:薩爾斯堡之我愛真善美篇
- Sep 18 Fri 2009 05:19
Day 26-2: 薩爾斯堡南郊區(海布侖宮)
- Sep 18 Fri 2009 05:03
Day 26-1:薩爾斯堡舊城區(吸引人的民間小巷道)
結束五雷轟頂般的四大廣場(由南到北:Kapitel廣場、大教堂廣場、皇宮廣場、莫札特廣場)和周邊建築物參觀後,由皇宮北側的阿爾特市集(Alter Markt)開始,以有高塔的市政廳(Rathaus)為中心,正對市政廳左轉是蓋特來德巷(Getreidegasse),右轉是Judengasse巷,這些交錯的窄巷道天空被精緻奪目的鍛造招牌佔滿,叫人一邊忙碌地欣賞高掛頭上的各式招牌,一邊又被店家櫥窗給吸引,還要不時拿出相機照照像,十分忙碌興奮。加上左彎右入一個個可愛的中庭小商圈,很容易讓人迷失了方向,此時只要抬頭找找市政廳的高塔就可以再抓回方向感。市政廳在大主教執政時期形同虛設,絲毫沒有扮演甚麼政治上的關鍵角色,反觀此時,倒是恰如其分地成了舊城區商圈的優良指南針了。市政廳斜對面的黃色鮮艷民房則出生了一位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神童:莫札特,現以莫札特故居(Mozarts Geburtshaus)身分開放參觀。薩爾斯堡到處可見莫札特的身影,除了市政廳斜對面的莫札特故居和河對岸馬克廣場上的莫札特之家(Mozart Wohnhaus)之外,還有滿街的莫札特巧克力球和位於蓋特來德巷的莫札特咖啡廳。
高高的黃鐘就是舊市政廳:
- Sep 18 Fri 2009 04:34
Day 25-2: 薩爾斯堡舊城區(大廣場篇)
若乘城堡纜車下城堡,一出纜車站,順勢而下立刻進入薩爾斯堡最重要的舊城區,依序四個重要壯觀廣場囊跨所有一級重要景點。
1. Kapitel廣場:北面是莫札特受洗的大教堂(Dom),南側有個皇家洗馬場,洗馬場的特徵很好認,噴泉及大水池外,一定有大滑道,是讓馬匹走下去的通道。薩爾斯堡另外有個大洗馬場(Pferdeschwaemme)在節慶劇場(Festspielhaeuser)北方,規模比皇家洗馬場大一號,有兩側滑道喔。
2. 大教堂廣場(Domplatz):大教堂前的廣場,東側是大教堂的入口,北側是皇宮(Residenz)、西側是方濟各教堂(Franziskanerkirche)。表面上看起來各是風格各異的大型獨立的建築,仔細看看其實有天橋通道串連皇宮、大教堂、方濟各教堂和城堡山腳下的聖彼得教堂(有最美墓園之稱),這樣的設計方便大主教來往於這四個重要場地,甚至有傳聞大主教沃夫狄屈為了方便密會情婦阿爾特,還從方濟各教堂接了祕密通道通往安頓阿爾特的民房呢!(隨後就更明目張膽地幫阿爾特蓋了位於河對岸、現稱為米拉貝爾宮的宮殿了)
- Sep 18 Fri 2009 04:24
Day 25-1:薩爾斯堡城堡篇
Salzburg主要市區在鹽河(Salzach)的三座橋之間,由北而南分別是馬克小橋(Makartsteg)、修泰茲橋(Staatsbruecke)和莫札特小橋(Mozartsteg),南岸是舊城區和城堡,主要的觀光點大多在南岸,北岸則是新市區和火車站。北岸比較單純,一般遊客會造訪的點就在馬克小橋北端的馬克廣場上,以馬克廣場為中心,面向有高高圓塔的三位一體教堂,右側有莫札特之家(Mozart Wohnhaus),左側則有美麗的米拉貝爾宮花園(Mirabell garden)和米拉貝爾宮(Schloss Mirabell)。米拉貝爾宮據傳是十七世紀初掌權的大主教沃夫狄屈為情婦阿爾特所建的,原名叫作「阿爾特宮」,阿爾特秘密與大主教相愛多年並生了十幾位孩子,「阿爾特宮」被後來繼位的主教改名為米拉貝爾宮,有趣的是,「米拉貝爾」據傳也是這繼位主教的情人名字呢!原來只不過是從一位主教的秘密情人改成另一位主教的秘密情人罷了!注意,主教的神職身分可是不得有婚姻關係的喔!但在政教合一的年代,主教這頭銜政治實質性較高,通常由王室的么子來擔任,在這由教廷直轄的薩爾斯堡,大主教的權力漫無邊際,自是成就了一篇篇享樂、建築藝術與羅曼史集齊一身的浩瀚歷史了。忘卻主教們的情史不談,米拉貝爾宮的花園是經典電影《真善美》的拍攝地點,人人朗朗上口的DoReMi片段,就是在米拉貝爾宮後側花園兩隻獨角獸中的大階梯上拍攝的。到此一遊,忍不住唱起DoReMi,忍不住摸摸階梯扶把,回憶電影中的精彩。附近與《真善美》相關的景點還有位於薩爾斯堡城堡附近的儂山修道院(Stift Nonnberg),這是劇中女主角瑪利亞實習的修道院;另外還有一段兩小無猜高唱「I am seventeen going on eighteen」的涼亭場景,這涼亭現在移至離市區15分鐘車程的海布倫宮(Schloss Hellbrunn)花園內。這三場戲,Yee媽咪應該跟我一樣印象深刻吧!?:)
我身後是薩爾斯堡週邊的山,算是阿爾卑斯山群之一:
鹽河的北岸,如上述所言,主要的觀光點就是米拉貝爾宮和莫札特之家。
- Sep 18 Fri 2009 04:08
Day 24: 意外的Linz之旅
離開捷克,一從巴士下車抵達奧地利Linz火車站,窗明几淨的火車站立刻又讓我感覺回到先進的國家,火車上有感應式的門、有插座、有餐車,一切是這樣的乾淨和感覺安全,不在計畫中的城市Linz,小小的,一條主要的街道,以及再度遇見多瑙河。逛逛Linz市區,Linz的電車穿著可愛的衣服,連information center也妝點成粉紅色的世界,好像在慶祝甚麼09年特別活動,拿了兩張免費的postcard來紀念路過Linz,走走河岸、逛逛市區,來到公園看到老伯們在下巨型西洋棋,我的西洋棋是在匈牙利的溫泉池中學來的,當時也是一堆老伯在溫泉池中下棋;我家的西洋棋盤則是在西班牙旅遊時買的,現在看著奧地利Linz公園的老伯下了一盤棋複習西洋棋規則,我的系列歐洲旅遊跟西洋棋的緣分不淺。
Linz的電車衣服好可愛:
- Sep 18 Fri 2009 03:54
Day 23: 捷克夢幻S小島Ceskv Krumlov (Cesky Krumlov)
不同於在布拉格查理大橋下壯闊滾滾的伏爾塔瓦河(Vltava),伏爾塔瓦河來到Cesky Krumlov轉了一個優美的圈,圈出一個很優雅寧靜的小鎮,天空點綴著一座令我發噱的小塔,我個人覺得不甚優美(我覺得是帶點滑稽的可愛),但達到為這個小鎮當作指南針和大地標的功效:到哪都看得到這彩繪小塔,讓這個小鎮完全不需要拿觀光地圖。Cesky Krumlov小巧可愛極了,除了那伏爾塔瓦河打個圈賜予得天獨厚的地形之外,蜿蜒起伏的石板小路旁,一間間個性小店更像主角,不似布拉格被許多較粗糙的紀念品店和連鎖餐廳盤據,Cesky Krumlov有的是匠心獨具的小巧店面,走在街頭不時冒出驚喜,從一間店流連到下一間店,偶爾抬頭對那座傲視全鎮的小塔發發笑。住特色民宿,絕對也是到Cesky Krumlov的重要享受之一,我們住的一間十四世紀的老房子,雖然歷史悠久,但民宿夫妻管理得極佳,空間大、乾淨又有特色,微涼的九月大方開著暖爐溫暖我們這些旅人,房間窗外還正對著那彩色小塔呢!這一夜我就對著打上燈光的彩色小塔入睡,繼續在夢裡發噱(這小塔若有知應該會覺得很無奈,總是被讚美的她,卻讓我這個不給情面的旅人咯咯笑個不停)。繼一夜好眠之後,民宿的早餐沒讓我們失望,傳統的歐式早餐,安慰我們遇上陰雨的一天。(民宿美麗老闆娘十分友善,YC在我們抵達前去電詢問,我一到她馬上轉達,也讓擔心我們的YC馬上獲得消息,是少見英文較佳的捷克民宿老闆喔!)
Cesky Krumlov有很多民營的小巴,往來Cesky Krumlov與週邊各大城市,最好提早預約好,確定有發車。搭巴士絕對比搭火車方便和省錢喔!像我們要到下一站奧地利Salzburg,若搭火車要換三次車、花五到六個鐘頭,搭小巴只要一半的時間,而且省錢又不用換車呢!記得要先預約好(民宿會提供資料,例如www.shuttlebus.cz)。
話說我們就是沒有預約好,一早發現當天可以搭的車只剩下早上11點而且只到奧地利Linz,只好依依不捨硬生生快速離開Cesky Krumlov了。也因此多逛了Linz這個計畫外的小城市一個下午。
- Sep 14 Mon 2009 16:20
移動日(離開捷克回奧地利)
- Sep 13 Sun 2009 19:28
Day 22: 布拉格第三天
走過小區、舊城區、新城區和猶太區,最後一個重頭戲就是布拉格的城堡了!布拉格的城堡和小區一樣,是位於伏爾塔瓦河的左岸。城堡區遊覽需要完整的一天,若慢慢逛,還可以走上兩天(這也是城堡聯票使用期限為兩天的原因!聯票可以走遍城堡八個單位,學生價175克朗;也可以各個單位分開買票,但既麻煩又比較貴,所以大多數的遊客都買聯票,聯票有兩種,一種是包含全部八個地點,另一種則是精華版稍微便宜些)。然而,城堡中最重頭戲的聖維特大教堂卻是不用票的!如果上城堡只參觀戶外(包括第一中庭、第二中庭、第三中庭、喬治廣場和皇宮花園)和聖維特大教堂,其實是不用購票的喔!而且也相當有看頭了!再加上皇宮正門(馬提亞斯門)外的夫拉查尼廣場鳥瞰整個布拉格市區,就算不打算買票參觀皇宮室內,也很值得花上一天上城堡山一趟!聯票包含的部分則是:卡夫卡的黃金巷、聖喬治教堂、聖喬治修道院(現為美術館)、舊皇宮、皇宮歷史館、城堡畫廊、火藥塔和皇宮旁的葡萄酒莊園。
聖維特大教堂內慕夏的作品:
除了皇宮以外,在皇宮以西有個很棒的羅雷塔(Loreta)教堂,每逢整點,鐘塔上27個大小鐘演奏出「瑪利亞之歌」聞名世界(我離開Loreta到森林中走了一個小時遠,都還聽得到從Loreta鐘樓傳出的「瑪麗亞之歌」,該不會三更半夜也都還演奏吧?那住隔壁的人豈不是不用睡覺了?),除了算準整點去聽聽Loreta鐘樓之外,進去Loreta教堂也會很驚喜,綠色中庭中坐落一個大大雪白精雕細琢的廂型禮拜堂,包圍中庭的迴廊則是亮核桃木色的告解台和畫框,運氣好的話典雅的教堂內還會有organ演奏,可以親身感受管風琴聲在教堂中迴盪的美妙(我今天就遇到了)。至於二樓珠光寶氣的寶物館則和樓下的高雅成很大的對比。
- Sep 13 Sun 2009 19:26
Day 21: 布拉格第二天
一早到佛羅倫茲(Florenc)巴士站把後天往Cesky Krumlov的票(180克朗)買好後(在捷克以巴士移動比火車方便、便宜又省時!),前往捷克近代畫家慕夏(Mucha)美術館,慕夏的筆觸精細唯美,擅長描繪仕女、鮮花和蔬果,除此之外也有許多張揚民族意識的作品,我最喜歡他的四幅系列畫作:四種花與仕女(康乃馨、Lily、Iris、Rose);一日四時與仕女(晨、午、晚、夜);四藝與仕女(詩、樂、舞、畫),畫中人物有種讓人不忍心移開視線的魔力。館內禁止拍照,商店也禁止拍照,相機無法捕捉任何一位慕夏筆下的美人,受一幅幅畫中美人感動的人們只好妥協於稍嫌昂貴的書籤、筆記本、月曆或海報等,似乎不帶走一兩張楚楚動人的仕女畫不過癮似的。慕夏美術館中有個放映廳,以英文發音的紀錄片值得一看;另外,也展出不少慕夏畫作中的真人model和慕夏在畫室工作的照片以及家庭照(慕夏很多畫作都以他老婆為model)。慕夏美術館離瓦拉夫廣場(Vaclavse namesti)不遠,從國立博物館的位置可以俯瞰瓦拉夫國王雕像面對的全長750公尺狹長廣場,近代捷克很多重要的民權運動都以此廣場為重要據點,如1968年因脫離蘇聯軍事介入的獨立運動中自焚的民運學生紀念碑,就位於瓦拉夫國王雕像的不遠處。在瓦拉夫廣場周圍老字號豪華旅館和咖啡廳林立,是布拉格新市區的觀光點。
昨天已經造訪過布拉格最精華的舊城區和小區,以及連結小區和舊城區的查理大橋,今早為慕夏也去了新城區,下午就前往舊城區北方的猶太區,捷克知名作家卡夫卡,就是住在這裡的猶太人。猶太區的觀光點被很有系統的串連成一個路線,如果要進入參觀,可以購買聯票(200克朗),七個景點可以使用,如果像我一樣沒有計劃入內參觀,也非常方便,只要認明猶太教「大衛之星」的符號,依循著標示,也可以輕輕鬆鬆地逛遍猶太區。遊覽猶太區時,不妨順便往河邊走去,會遇到綠色帶點金黃色點綴的契夫橋(Cechuv most),此行從德國過來一路經過好多大小河流,在這裡第一次遇上白天鵝。下午我還登上了舊市政廳的塔樓(學生50克朗)去看號稱百塔之城的布拉格市景,腳軟之餘果然大飽眼福,這幾天十分幸運地遇上晴空萬里的布拉格!晚上看了捷克的民俗藝術提線木偶劇「唐喬凡尼」(400克朗),提線木偶活靈活現,木偶的細部動作很精巧,木偶間的互動很傳神,讓人佩服屏幕後的那些靈活的手。(ps.今天太晚吃晚餐,胃痛得厲害,還好晚餐後休息一下有好轉。)
- Sep 13 Sun 2009 19:24
Day 20: 布拉格第一天
正式拜訪布拉格的第一天,走過查理大橋穿越彎彎曲曲像迷宮但充滿驚喜的Karlova街來到舊市政廳廣場(舊城區廣場或胡斯廣場),終於心中響起「這才是布拉格啊!」的歡呼!今天走過查理大橋東邊的小區(Mala Strana)和西邊的舊城區(Stare Mesto),當是布拉格的精華:橫跨Vltava河的查理大橋是布拉格的重要象徵,其上有30尊精美的雕像和不少街頭藝人及攤販;舊市政廳大大天文鐘離地面出奇的近,這是這趟旅遊中,繼我在維也納、慕尼黑和羅騰堡看大鐘報時表演後,看到的第四個大鐘報時演出,由骷顱拉響鈴聲,十二聖者兩兩齊露面,短短幾秒結束,但廣場上人山人海的觀眾(這裡應該是全捷克人口密度最高之處!),在驚訝結束之餘,還是會不約而同給予掌聲,非常有趣。表演不怎麼樣,但這金光閃閃的雙圓大鐘,可是搶眼極了,而且離地面很近,更感壯觀。舊城區廣場中央是碩大的捷克民族英雄胡斯雕像,說雕像,不如稱它雕像群,青銅綠的雕像小山般高高立在廣場中央,襯著周圍黃的(石鐘之屋)、粉紅的(布拉格國立美術館)、白的(聖尼古拉教堂,莫札特曾演奏裡面的organ)精緻建築群和湛藍的天空,沒有一個遊客抵擋得住這樣氣派的景色,相機從每個方向按個不停。
查理大橋上的許願處:
- Sep 13 Sun 2009 19:22
Day 19-2: 抵達布拉格
- Sep 13 Sun 2009 19:15
Day 19: 捷克溫泉城 Karlovy Vary
從買到扁扁怪怪的溫泉杯開始,好像才展開與這溫泉鎮的連結。在Karlovy Vary觀光非常方便,連小孩也不會迷路,因為整個溫泉鎮的主要景點(喝泉點),就沿著一條小河往南走就對了,小河實在不美,我一開始甚至稱她為臭水溝,好在嘴裡喝的是溫泉(沒錯!這裡的溫泉是喝的!)、眼裡看的是精雕細琢的美麗建築,不美的小河流就當成是觀光導覽指引線吧。Karlovy Vary不大,一天足夠遊覽,往來布拉格的巴士頻繁(每小時一班),車程也只要兩個小時(只要克朗140,巴士很新,車上還有可愛的車掌小姐,發耳機讓你聽捷克電台或看捷克電影、檢查乘客的安全帶,還能在車上向她點免費咖啡呢!@@!),所以有人是從布拉格當天來回這裡,我們則是從德國邊境過來的,所以安排在Karlovy Vary過夜一天後遊覽,這樣步調更優閒些,而且小鎮的民宿很便宜,又附帶非常豐富的早餐喔!(不過住宿設備只能說衛生整潔,我們的房間很小,而且廁所沒有門) 如果我們前一天早一點到,或許還可以安排遊個泳。
這喝的溫泉實在很新鮮,傳說此地是某隻王室家族犬受傷後喝到泉水痊癒發跡的,官方標定12個湧泉處(第13個是當地出名的藥酒廠,門票100克朗進入參觀),人人拿著扁扁的溫泉杯,從一處散步到另一處,慢慢喝齊,養生觀光一起進行。溫泉杯不是從杯緣喝,是以有洞的把手就口,把手像吸管一樣,有洞通到杯底,這設計挺適合溫度有點高的溫泉,泉水慢慢通過把手,溫度稍降,不至於燙口。溫泉水好不好喝?老實說,一開始有點反胃,喝一半倒一半,走著走著一站一站喝,居然也就慢慢習慣這怪味,喝起來也不覺得不舒服了。再不然配著好吃的傳統溫泉餅,可以壓壓溫泉的怪味。若是真不敢喝的人,光散步欣賞這些為了飲泉而設立的美麗溫泉迴廊,也算值回票價了。
搭乘地面登山車可達Karlovy Vary的制高點(70克朗),或健行上去,欣賞這個小巧的城鎮。
- Sep 09 Wed 2009 03:26
Day 18-2: 跌跌撞撞入捷克之日(@ Karlovy Vary)
- Sep 09 Wed 2009 03:06
Day 18: 告別紐倫堡與德國
13:48的火車前往德國與捷克的邊境,之後轉入捷克。早上的時間悠閒走走紐倫堡,很愜意地吃了早餐散步到最北方的皇帝堡,中間當然又經過聖母教堂前廣場,再看看掛滿了人們願望的美之噴泉上許願戒指,希望她承載著我的心願,繼續在這廣場上給予人們無限的希望和歡樂。在離開前,最後的造訪地是紐倫堡引以為傲的藝術大師杜勒故居,杜勒故居帶給我不少驚喜,2.5歐元的入場費附帶了英文語音導覽,這導覽器做得輕巧(海德堡城堡的導覽器可重了呢)聲音清楚,用杜勒夫人的角色來帶領你參觀每個房間,雖然只剩下不多的家具,但緋紅古色的地磚、圓滑發亮的木質窗緣以及豪華壁爐的設計,再再都可以嗅得杜勒當時入住時的優渥環境。仔細觀察,在最主要起居室的小角落裡,有一條從地板延伸到天花板的堅固金屬線,仔細查看還會發現它穿越地板及天花板往樓下及樓上延伸過去。起初我猜想可能是拉繩呼叫僕役的設計,直到我離開前在大門口看到一樣材質一樣粗細的垂吊金屬拉繩,才恍然大悟:這應該是訪客造訪杜勒時使用的門鈴呢!杜勒故居還在現場展示杜勒做銅版畫時的方法,並當場將印出的小畫作送給參觀者喔!在杜勒夫人溫柔聲音的歡送下,我離開了可愛的紐倫堡,前往未知的捷克。
復古的玻璃映出外頭的景色,自然像油畫般的質感呢!這是從杜勒家往外拍的照片,我自己好喜歡:
吃完早餐,一路又走到紐倫堡古城最北側的皇帝堡,我的腳程很快又很能撐,跟我同由紐約的小虎和Elma見識過(他們稱我鐵腿),現在又多了YC和win見識過,我以後跟你們走會放慢腳步的啦:
- Sep 08 Tue 2009 04:12
Day 16 & 17: 童話與非童話之紐倫堡
紐倫堡古城和羅騰堡一樣由完整的城牆所包圍,但除了四面八方的城門以及最北側的皇帝堡之外,城牆幾乎隱匿在外緣,不太受到關注(相較之下羅騰堡則較可以體會城牆之美)。紐倫堡最棒的地方是被潺潺的小河Pegnitz東西向穿越,將古城劃分為南北兩塊,小巧的小河不似海德堡、壘根斯堡(Regensburg)及Passau般的大河巨橋般壯闊,小巧的Pegnitz河把紐倫堡妝點得益加可親美好,木橋錯錯落落跨過蜿蜒的小河,歷史久遠的木質骨架屋也橫跨在潺潺綠流上,綠色河面上排列著另一幅顛倒著但同樣美麗的木質骨架箱型屋,這是紐倫堡能給你的不同。
就觀光多元性而言,紐倫堡、海德堡和烏茲堡(Wuerzburg)是較大的城市,相同的特色是景點和商圈合一,逛逛古蹟、博物館;走走教堂、市集,轉個彎就是購物大街,紐倫堡和海德堡城區都不小(烏茲堡較小),可以用兩到三天輕輕鬆鬆得到完整的印象。兩相比較,海德堡的多元性要高些,多了個Neckar河右岸的小山及森林可供遊憩,在城堡、教堂間換換口味;紐倫堡的古城規模比海德堡大多,大型café或連鎖商店林立,難免稍稍有商業化之感,但這也是旅遊便利之所在,水載舟亦覆舟。從這方面來看,壘根斯堡和羅騰堡的古城就著著實實是中世紀的樣貌,看不到太多異軍突起的現代玩意。
地鐵站的瓷磚展示紐倫堡被潺潺的小河Pegnitz東西向穿越,將古城劃分為南北兩塊:
- Sep 06 Sun 2009 17:23
Day 15: 羅騰堡(Rothenburg ob der Tauber)巧遇一年一度帝國節
羅騰堡的城堡本身因地震損傷已經不復存在,但城牆非常完整壯觀,光是從外頭看城牆與護城河就已經很壯麗,進入城牆內部更是令人興喜,在城牆裡面很舒服,擋住了外面冷冷的風,光線從射箭孔和其他大大小小的軍事用口中投射進來,造成很棒的光影對比,某些段城牆內的空間甚至可以容納好幾輛馬車呢!爬上高高的護城牆頂端又是另外一種登高一呼的好景色,繞著城牆走,牆面上偶有刻上捐贈古蹟修護捐款者的姓名,大多是德國人,但也可見漢字在其上喔(日本人居多,我們有發現一位台灣捐贈者被刻在上面,但寫的是英文)。繞著城牆頂端行走,眼中的景色盡是古城中高高低低、尖尖圓圓的各色屋頂(各個古城以紅色屋頂為眾),搭著遠方的綠色山坡襯著作底,很是舒坦。
羅騰堡一年一度的帝國節慶(每年九月的第一個週末)剛剛好被我們這短暫造訪的旅人給遇上,為我們的羅騰堡印象增添鮮明的展示。扶老攜幼做古裝打扮的人們以傳統方式過著他們一日的復古生活,他們專注、考究地扮演他們祖先的職業以及活動,老的少的都享受其中,這樣有歷史意義又充滿歡笑的家庭、家族、社區活動,煞是讓我們稱羨不已。
- Sep 06 Sun 2009 16:50
Day 14: 雨中的Wuezburg (Wurzburg)
這天的Wuerzburg半天晴、半天雨,時髦商店、傳統市集和大小教堂穿插在彎彎曲曲的石塊路上,陰雨的天氣配上濕涼的空氣,這個城市帶給我很舒服沒有壓力的感覺。相較於海德堡,Wuerzburg古城周圍被比較低矮的山坡地圍繞,山坡地上的攻守據點一樣有個城堡。Wuerzbug的城堡不像海德堡的城堡雖是廢墟但充滿故事性,Wuerzburg的城堡娛樂性比較低些。Wuerzbug跨Main河的老美因橋(Alte Mainbrueke)比起我們在Regensburg走過數回的古老石橋和海德堡有圓滾可愛橋門雙柱的老橋,就稍稍遜色也短了些,但從山上看去的橋彎彎曲曲也是特色美。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城中的主教教堂(Dom)和主教皇宮(Residenz)的建築藝術,前者結合多個世紀的作品,後者則是洛可可的極致(聯合國文化遺產),都帶給我驚艷的感受。
至此我們已經走過多瑙河畔(Regensburg)、多瑙河及Inn及Ilz三河交會處(Passau)、萊茵河支流Neckar河畔(海德堡)和Main河畔(法蘭克福和Wuerzburg)。(目前和河沒甚麼關係的城市是維也納、慕尼黑和羅騰堡)
此站(Wuerzburg大學)是身為科學家(及準科學家)的朝聖之地: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的實驗室(X-ray X光發明人):
- Sep 06 Sun 2009 15:56
Day 13: 離開中古前往現代-->法蘭克福
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們去摸了股市交易所前的牛角,祈求大家賺大錢!哈哈哈哈!
法蘭克福是全德國高樓大廈密度最高的城市,有美因哈頓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