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又去MIT當受試者兼間諜,目標是瑪莉波特的實驗室,
也是個馬克執行實驗,這個馬克自始至終給我的感覺都很不錯。
(上次在南茜lab做fMRI實驗,也是叫馬克的人負責實驗,但這是兩個不同的馬克)
我總共做了四個獨立的實驗,
(非心理系的朋友,請跳過這些怪東西):
1. 九宮格RSVP找數字
2. 標準單一位置RSVP。part I:
六個英文字母呈現後report; part II:操弄注意力注意顏色
3. 標準單一位置RSVP。單一target在RSVP序列中: single task; dual task
4. 水平六個位置RSVP,記憶六個數字並report字母目標物。
一直在心裡吶喊:怎麼這麼困難的作業啊!!!
要不是我自己是認知心理學界的人,
對於這種實驗典範有心理準備,
我可能會跟一般受試者一樣覺得非常非常挫折,
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
可惜的是,馬克同樣沒有留下彈性時間對受試者做『釋疑』,
我認為對於困難度這麼高的作業,
至少要告訴受試者一般人的平均表現是如何,
讓受試者知道「實驗程序中有部份情況是正常下無法正確報告出的」,
而不是讓受試者帶著嚴重挫折離開。
我猜想受試者們離開實驗室時都會懷疑自己認知能力是不是有受損吧!唉....。
ps.其中第三個實驗完全看不到目標物,一直猜個不停,中間還一度因馬克忘記告訴我反應鍵有改變而停頓。原來我是馬克這個實驗的第一個受試者 >"
pps.這次的程式是用MATLAB寫的;上次南茜那邊的fMRI實驗是用Vision Egg寫的。
下圖是MIT的餐車區(Harvard只有一台,人家MIT"科學園區"有四台呢):
- Oct 06 Fri 2006 13:22
試試瑪莉波特的實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